<legend id="h4sia"></legend><samp id="h4sia"></samp>
<sup id="h4sia"></sup>
<mark id="h4sia"><del id="h4sia"></del></mark>

<p id="h4sia"><td id="h4sia"></td></p><track id="h4sia"></track>

<delect id="h4sia"></delect>
  • <input id="h4sia"><address id="h4sia"></address>

    <menuitem id="h4sia"></menuitem>

    1. <blockquote id="h4sia"><rt id="h4sia"></rt></blockquote>
      <wbr id="h4sia">
    2. <meter id="h4sia"></meter>

      <th id="h4sia"><center id="h4sia"><delect id="h4sia"></delect></center></th>
    3. <dl id="h4sia"></dl>
    4. <rp id="h4sia"><option id="h4sia"></option></rp>

      1. 首页
      2. >
      3. 文物动态
      4. >
      5. 浙江文物
      6. >
      7. 综合新闻
      8. 每个人都要保护文化遗产
        发布时间:2023-02-09 来源:浙江日报 作者:江坪

        杭州良渚古城遗址申遗,两次到良渚调研,七次作出重要指示,是什么让习近平同志如此牵挂?《习近平浙江足迹》详细叙述了非遗保护在他心中的分量。

        保护好、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是对历史负责、对人民负责,要不断加强对中华文明悠久历史和宝贵价值的认识,让文物说话,把历史智慧告诉人们,激发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。2019年7月6日,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。这意味着良渚古城所代表的中华5000年文明史,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。但很难想象,就在十几年前,这一中华文明的重要根脉,曾一度岌岌可危。转机发生在2003年,这年7月16日,习近平考察良渚时说:“良渚遗址是实证中华5000年文明史的圣地,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,我们必须把它保护好!”2008年9月29日,良渚博物院向社会开放。10月31日,习近平再次视察良渚遗址保护工作。在良渚博物院,他嘱咐院长“要把良渚博物院建设成为良渚文化展示普及中心、学术研究中心和爱国主义教育中心”。

        在历史的长河中,中华民族形成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和优秀的传统文化。这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、长盛不衰的文化基因,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。2002年西湖综合保护工程启动。这年11月8日,习近平考察杭州的第一站就选在了西湖。他说:“历史文化名城是杭州的‘灵魂’,西湖是杭州的‘生命线’。西湖综合保护工程是德政善举、得民心之举。”定音鼓就此捶响。三天后,“西湖西进”工程开工。此后,杨公堤恢复,300年前“一湖二塔三岛三堤”的西湖全景成为现实,令无数国内外游客流连忘返。2005年,习近平考察杭州西湖博物馆建设情况时指出,博物馆的建筑形式,要符合西湖特色,坚持“浓抹自然、淡妆建筑”的理念。2011年,西湖申遗成功。

        千百年来,大运河滋养着两岸城市和人民。2006年的一天,习近平登上杭州水上巴士“西湖号”,从拱宸桥到艮山门码头,他仔细询问运河保护和建设情况。20世纪90年代,运河水很脏很臭。后来经过整治,运河一天天干净起来。从2003年开始,运河生态绿带和游步道先后贯通,历史遗存逐步修复,为两岸居民增加了22公里的生态文化长廊。结束水上巴士考察,习近平说,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,是流动的文化,要统筹保护好、传承好、利用好。为此,杭州市精心保护、管理运河,不断挖掘、保护沿线遗址遗迹,逐步建设起一座座文化场馆。大运河,已成为一道亮丽的城市风景线。2014年,大运河申遗成功。

        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,从宗旨到细节,从内涵到外延,习近平同志都有着系统思考。杭州的良渚古城遗址、西湖、大运河申遗成功,充分反映了他对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高度重视。